“新疆版”产业集群有望显现
1月29日,在新疆- 格鲁吉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前半小时,工作人员检查班列各节集装箱。(本报特派记者王丽丽摄)
本报特派记者王丽丽
1月29日,看着装载41个集装箱的新疆-格鲁吉亚国际货运班列缓缓驶出奎屯保税物流中心,余占海计算着,25天左右,客户就能收到货物了。
余占海是新疆一家保税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41个集装箱货品中,有17个是他公司的,大部分都是地产货。“新疆优势产业终于可以逐步扩大到周边国家。”余占海说。
“和国内开通较早的‘渝新欧’、‘郑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不同,新疆国际货运班列优势明显,更能带动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彭季说。
随着新疆国际货运班列向西一路延伸,“新疆版”产业集群有望显现。
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
余占海选择出口的产品,就是日用百货、建材等,他看好的就是货运班列价格经济、运时短等优势。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包括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和义乌等城市,已经开通通往欧洲和中亚地区的铁路运输服务。
相关专家指出,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相比“渝新欧”、“郑新欧”等,最大的优势就是面向中亚及欧洲国家的区位优势。
去年8月,新疆进行了库尔勒-土耳其梅尔辛国际货运班列测试,运输的是新疆富丽达纤维公司出口土耳其的粘胶纤维。
彭季说,新疆至西亚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首次打通了中国与西亚、中东地区的陆上通道,辐射东欧、南欧、北非地区。
记者了解到,“渝新欧”、“郑新欧”等内地国际货运班列重点均为西欧城市,而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辐射更广。
彭季说,和“渝新欧”、“郑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不同,新疆开通的国际货运班列在全国首次采用多点始发、多线运行、多点到达的国际班列运行模式,装车站由乌鲁木齐、库尔勒、石河子等多个中心站组成,班列出境后形成面向中亚、西亚、欧洲多条分支线路,更有利于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惠及百姓。
助力打造“新疆版”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新疆先后开通了5条向西国际货运班列通道。然而,根据去年阿拉山口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能搭上这些国际“快车”的,只有新疆一小部分企业,从新疆本地出去的货物不足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货物量的1%。
“新疆相继开通多条国际货运班列后,对新疆形成产业集群的推动力极大,关键在于怎么用好这些通道。”自治区党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姬肃林说,目前,新疆的产业结构层次不均,而中亚及欧洲国家的市场需求量还很大,新疆应该敞开胸怀吸引更多的企业、产业,使更多优势产业转移到新疆形成产业聚集群。
“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并常态化运行,使重庆迅速形成笔记本电脑“品牌+整机代工+零部件企业”环环相扣的产业集群。惠普等5家电脑品牌企业、富士康等6家代工企业及700多家零部件企业也先后落户重庆。
姬肃林介绍,新疆优势资源较多,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重庆产业集群的样本,比如新疆的农副产品可依托货运班列走出国门。但由于农副产品受季节影响以及产量少的原因,依靠农副产品构筑产业集群并不是长远之计。长远来看,在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新疆还是需要依靠大产业,如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材料、高铁技术等形成产业聚集。
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说,综合现在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原因,仅凭货运班列运距短这一项优势,新疆形成纺织服装业产业集群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新疆有得天独厚的棉花资源,国外有服装贸易空间,如果新疆能形成完整产业链再加上品牌建设,产业集群的梦想将不再遥远。
“新疆有很多其他省市不具备的优质资源和开放的平台没充分利用,我们正在谋划紧紧抓住新疆的优势资源,把优势努力变为强势。”彭季说,“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将为新疆吸引承接东部的纺织服装业、IT产业转移,壮大发展新疆高档石材、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业、石油和化学精深加工、太阳能多晶硅等优势产业,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