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换
新闻
促进新疆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图)
2014
10/10
16:03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长期粗放式增长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延伸不足,产业配套能力弱,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不强;第三产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新兴服务业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欠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重不足,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和县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均衡;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较为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一产要更优、二产要更强、三产要更大,使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

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刘春宇

一、优化农牧业布局,提高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一)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综合考虑国家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农业部高产示范田创建、自治区“三个千万亩”计划等项目,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与应用,发展以精量播种、智能灌溉、卫星导航播种、全程机械化管理、电子气象服务等新技术集成应用的精准农业。加快高效节水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

(二)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以构建自治区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以打造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为抓手,形成生产、物流、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为一体的信息化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提升农业部门行政管理效能。

(三)加速推进畜牧业现代化

按照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壮大奶产业、强力推进肉牛肉羊业、稳步发展猪禽业,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加快良种繁育、疫病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培育引进国内外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在肉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上实现突破,建立起完善的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品种改良力度。

(四)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

关键要强化对农牧区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组建牧区合作社,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采取奖励补助、示范引导等多种办法,扶持发展联户经营、家庭农牧场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民合作社进行规范提升,促进农民合作社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加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不断向餐桌延伸。

二、以优势产业支撑转型,以新兴产业促进转型,以园区集聚承载转型

(一)有效配置资源要素,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依托疆电外送通道,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打造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努力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二是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高标准承接有色金属产业转移,鼓励利用境外有色金属资源落地加工,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推进有色金属冶炼压延产业健康发展。三是要加快建设一批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以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进行布局。进一步加快煤炭机械、矿山开采装备、煤化工装备、节能环保设备、风光电发电设备、农牧业机械、汽车零配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为相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树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尤其要从品牌、营销、研发、设计、配送、标准等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以石河子、阿克苏、库尔勒(一园两区)为重点进行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制定扶持政策努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绿色有机清真食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打造小麦面粉、番茄酱、制糖、乳制品、酿酒、饮料、特色林果加工、植物油、饲料等产业体系。围绕红花、薰衣草、鹰嘴豆、红枣、核桃、巴旦木、牛羊畜产品、民族刺绣等特色资源,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形成品牌好、加工深、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发展格局。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业。重点发展PVC、PE型材、塑料管材及管件、建筑涂料、钢构件、铝合金中高档门窗、无毒阻燃保温材料等优质中高档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发展玻璃制品深加工、中高档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非黏土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发展花岗岩板材、异型材、人造石、辅助材料,延伸石材产业链;积极发展建材物流业,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三)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完善国际、省际云计算光缆网通道。积极发展云计算应用服务产业,加快政务云、环境监测云、物流云、电子商务云等云平台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推广。加快多语种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双语”教学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等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促进城市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要科学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依托克拉玛依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物流园区和口岸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和城市配送体系。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区域性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延伸金融服务,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中介服务企业,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广告和会展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品牌。

(二)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一批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挖掘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和走出去等战略,重点发展演艺、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工艺美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化信息传输和动漫游戏等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加快发展家庭、养老、健康等服务业。

(三)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以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特色农畜产品、维吾尔医药、资源综合利用等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增强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新型转化实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四)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加强资源整合,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商贸功能区、旅游休闲区、中央商务区、科技创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经营集约,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功能的新亮点,扩大就业的新空间。

四、着力抓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管理、品牌、投入、水资源支撑、环境保护、落后产能淘汰等关键环节

(一)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

对重点产业技术瓶颈进行联合攻关,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引导有制造优势的企业努力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加快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二)加强产品和品牌创新

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究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新产品和重大装备产品,促进我区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位向价值链高位提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众多无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购买国外品牌。深入推进质量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标准化,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三)优化投资结构

充分发挥有效投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重点投向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确保每年服务业投资增速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加快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民间资金转化为发展资本,全面提升金融对转型升级项目的资金保障能力。

(四)强化水资源支撑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切实把水资源“三条红线”作为制定经济社会各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制约性要素。

(五)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深入实施“蓝天计划”,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快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每年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管护、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严守林地和森林红线、湿地红线、荒漠植被红线、物种红线。

(六)梯次转移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过剩产能进行梯次转移。高标准吸收中东部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金融服务保障等方式将过剩产能有计划地向中亚国家转移,实现引进、转移、淘汰并重,形成完整的产业换代升级链条。严格市场准入,坚决防止落后产能向我区转移。对可以改造升级的,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改造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对难以改造升级的坚决予以限期淘汰,对不按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五、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统筹规划

按照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针对重点行业,逐个制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加强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及三大产业带规划等其他规划的衔接。针对各类园区发展,要做好规划的研究、修编和实施工作。抓好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充分考虑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需要,前瞻性规划并建设一批能源、交通、物流、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