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密10月29日消息 近几年,新疆哈密巴里坤县着力在绿色、高效农业上做文章,通过宣传带动、政策推动和技术扶持,推进了各类示范田建设。奎苏镇和三塘湖乡分别凭借特产马铃薯、哈密瓜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萨尔乔克、海子沿等乡镇种植的大棚蘑菇也在全疆内享有名气,为巴里坤县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
今年,巴里坤县继续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30万平方米。在海子沿乡,近几年整合扶贫资金、援疆资金等各类资金1600多万元,已经修建了200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建成全县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今年,全乡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30元的纯收入计算,预计可以实现纯收入420万元。
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海子沿乡尖山子村村民加尼别克?哈瓦的蘑菇大棚里就采摘了1吨多蘑菇,收入近2万元。以前,加尼别克?哈瓦是家里的收入基本上都来自于种地,每年的收入有四、五千元。2011年,县上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圣野食用菌扶贫专业合作社成立,加尼别克?哈瓦开始在合作社务工,逐渐学习掌握到了一些食用菌种植技术。看到食用菌种植效益好,加尼别克·哈瓦也动了心思。今年夏天,他和另外两名村民一起承包了13座蘑菇大棚。
巴里坤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村民加尼别克?哈瓦告诉记者:“我今年种了4个棚,产量可以,收入也不错,现在我们收了1吨多(蘑菇)了,前面那家收了2吨多,我们打算明年再多种上几个棚就可以了。”
今年7月下旬,加尼别克?哈瓦将4座大棚全部种上了双孢菇。一个月后,蘑菇陆续出土了。现在,蘑菇日产量可以达到一、二百公斤。而且,种出来的蘑菇全部由圣野食用菌扶贫专业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实行每公斤10元的最低保护价,最大限度的维护农牧民的利益。
今年,农科站从塔城、奇台引进新春27号、29号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亩产均达到460公斤。农科站把试验成功的小麦新品种籽种向农牧民推广。石仁子乡三村六组村民李吉书正在订购今年试验成功的小麦籽种。李吉书说:“今年农科站种了这个新春29号,粮食的产量也还可以,面的筋骨也好,我们今年也订了些,准备种植。”
今年,巴里坤县试验饲用玉米新品种28个,实验大麦、青稞品种共计32个,种植试验小麦新品种3个。同时,农业部门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入户宣传培训等为农牧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全面推行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学除草、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措施,今年共举办培训班110期,培训总人数为10154人次,其中技术人员入户培训达1664人次。
新疆哈密巴里坤县从2004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来,始终在“名、优、特”字上下功夫。积极培育马铃薯、哈密瓜、饲用玉米、食用菌种植和牛羊养殖育肥、特色养殖等产业,形成了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