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换
新闻
新疆乌恰县:政府充当“舵手” 打造就业“航母”
2013
10/17
13:5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3年,新疆乌恰县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乌恰县政府向城镇居民承诺:“凡是愿意就业的城镇居民,政府100%安排就业。”

然而100%的安排就业再就业,乌恰县是依靠什么来支撑呢?记者了解到,在解决安排就业再就业过程中,乌恰县政府自行充当“舵手”,为就业再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发展“产业基地”为就业再就业人员创造就业岗位,招商引资拓宽就业渠道,举办“企业招聘周”为就业再就业人员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多项举措,切实打造乌恰就业“航母”,使自愿就业的城镇居民能够100%就业不再是“神话”。

打造就业“航母” 培训先行

2013年伊始,乌恰县积极与各驻县企业协调联系,在乌恰县电视台和广播台开通了“就业之窗”栏目,定期发布各企业用工动态信息,在厂方和农牧民群众之间搭建起就业信息平台,建立了农牧民择业和企业择工的双向选择机制。

然而,对于没有就业技能的人来说,就业和再就业是一大难题。为解决此难题,乌恰县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人事、社保、职高等培训机构,对全县凡是自愿参与培训就业的人员实行培训全覆盖;对“两后”生实行宣传教育,全部参加职高或社保的各类就业培训。这一措施安排,不仅全面提升了待就业再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相继提高了就业再就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据了解,乌恰县黑孜苇乡牧民托乎托努·托合托逊原来是牧民,搬迁到阿依布拉克村后,与邻居协商进行联合放牧,自己的牲畜由邻居代放,自己就成了富余劳动力。托乎托努本想找个工作来做,但自己又没有什么技能。当听说乌恰县人社局举办技能培训班,而且可以免费参加,于是便积极报名,参加了人社局举办的厨师培训班,目前在商务中心工作。托乎托努说:“政府真是太好了,不仅帮我们安排就业,而且对于没有就业能力的人,开展先培训后就业,这样让我们学会了技能,就业也就不成问题了。”

打造就业“航母” 政府充当“舵手”

近年来,乌恰县在发展“戈壁产业”过程中,通过逐步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产业工人”的成熟道路。设施农业(大棚蔬菜种植)、特禽养殖业、特色林果业、戈壁草料业等一大批“戈壁产业”项目成功实施,产业基地建成并稳步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愿意就业再就业的城镇居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两后”生,甚至农牧民群众提供了实现就业的岗位。

乌恰县居民木合塔尔是乌恰县城东设施农业基地的一名产业工人,刚开始到设施农业基地学习技术时,不仅免费学习,而且政府每天给20元的生活补助,对于木合塔尔来说就相当于每月拿600元的“工资”,当学会技术以后,能够独立管理蔬菜大棚时,他的工资也就涨到了千余元。当问他:“这个工作怎么样,打算长期干嘛?”木合塔尔高兴地说:“别看是种蔬菜,这可是个技术活,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补充营养,都是有学问的,我学会了这门技术,当然愿意长期干,等明年,我打算自己承包两座大棚,我初步估算了一下,两座大棚一年的收入最少也可以达到3万元。”

打造就业“航母” 众人开“大船”

“众人拾柴火焰高”,乌恰县通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设乌恰工业园区和“园中园”,依托口岸园区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入住乌恰,为就业再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众多岗位,企业岗位已成为乌恰居民就业的“大帆船”。

乌恰县居民齐伟通过人社局举办了“春风行动—企业招聘周”找到了一份在金旺矿业公司的工作,加上自己又年轻,爱学习,现在在金旺矿业已经可以独立操作相关设备和机器,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齐伟说:“相对来说,在企业工作不仅工资可观,而且可以提供个人的发展空间。我刚来矿山的时候一个月才接近2000元,但是通过学习技术以后,现在不仅工资涨了,而且也称为企业这类操作员工的业务骨干,干工作也有成就感。”

打造就业“航母” 人人勇争先

近年来,乌恰县通过就业再就业培训、就业再就业宣传,使乌恰县各族居民认识到了就业为个人创收,为家庭致富,为实现梦想均提供了一条“阳关大道”,乌恰县各族居民、大中专毕业生、“两后”生,甚至农牧民群众就业再就业意识较高,就业欲望浓烈,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想就业,人人争就业”的良好局面,也从而实现了,让自愿就业的城镇居民能够100%就业不再是“神话”的诺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