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换
新闻
新疆哈密地区综合规划群凸显规模效应 新疆哈密
2013
09/14
15:41

“招商要有定位,规划就是定位,是项目获批落地的先决条件。”谈起哈密发展思路,新疆哈密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哈密地委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樊庆魁首先介绍了近几年哈密地区形成的产业、生态、城镇、交通综合规划群。“我区加快东联西出,其中‘东联’就是哈密的机遇,铁路、公路、电力、能源通道或以哈密为起点,或经过哈密与内地相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三塘湖矿区创新煤炭开发模式,风、光电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哈密,风、光电基地加紧建设等等具体动作,让哈密真正发挥出了新疆东大门门户作用。因此,做好规划工作,找准定位,哈密发展速度会更快。”樊庆魁说。

哈密地区规划了什么?从规划中又尝到什么甜头?为此,记者走访了参与规划的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

从被动找项目到主动做规划

“实话实说,哈密地区的规划起初是被动的。”樊庆魁介绍,哈密地区被自治区确定为新疆一级交通枢纽、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战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一系列的要求,让哈密地区不得不找项目来完成自治区确定的发展目标。

“国家层面,没有规划就不批项目,与其七拼八凑项目,还不如认真做好规划。”哈密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哈密地委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管白栎坦言,一个区域的综合规划可以明确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思路,以及要实现的发展目标。

“例如,国家要求哈密地区建成亿吨级煤炭外运基地,依照兰新铁路现有运力,如果想完成亿吨级目标,我们就要做好交通枢纽规划,研究好公铁联运体系,找到1亿吨煤走出新疆的通道。”樊庆魁介绍,在产业规划的研究讨论中,会出现各种相关问题,从而孕育出相关规划。

樊庆魁介绍2003年鲁能集团入驻哈密情况时说,当时鲁能向哈密提出了系列规划要求,最终为了项目落地而准备的规划材料摞起来足有一人高,鲁能入驻后又提出从新疆向内地送电的大胆构想。当时,新疆电网还孤立于西北电网,电网发展也比较落后,所以国家部委的经办人认为我们在白日做梦。然而哈密人10年坚持不懈,通过自治区高位推动,哈密地区科学规划,‘疆电外送’的梦实现了。历时8年,大南湖矿区总规也获得国家批复。

2013年,哈密地区拿出1000万元规划编制研究项目基金,用作包括“气化哈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煤层气煤矿瓦斯及油页岩资源潜力调查、煤炭分质利用等项目规划前期经费。“上半年,1000万元经费基本用完。现在,各部门变被动为主动,都明了规划先行的道理了。”樊庆魁说。

从单一规划到综合规划群

“规划是一个广泛听取意见、广泛研究的过程。”樊庆魁说,研究综合能源规划,水资源支撑力、环境承载力是大问题,因此《哈密地区环境功能区划》应运而生;煤炭产业开发、深加工,通道建设是问题,煤制气有没有管道,“疆电外送”如何规划线路支撑,一系列通道问题推动了哈密交通枢纽规划编制;产业飞速发展,带来人口高度聚集,城镇发展怎么走,重大基础设施廊道预留在哪里,如何弥补现有城镇发展不足,哈密地区两县一市,37个乡镇、172个村的规划2013年底完成。

“这就是哈密在研究各产业相关联的规划中形成的综合规划群,也标志着哈密已经进入系统性研究各项规划的阶段。规划群和系统研究的建立,让哈密摆脱了单一方向规划研究,规划制定更科学、更客观,可操作性更强。”樊庆魁说。

“综合规划群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劣,也避免了走弯路。”管白栎例举淖毛湖矿区总规的制定与大南湖、三塘湖矿区总规的区别,他认为,如果单纯地认为都是矿区总规,思路应该一致,那就大错特错。由于淖毛湖开发较早,产业发展聚集大量人口,小城镇初具规模,同时,淖毛湖晚熟哈密瓜、40万亩胡杨林更是农业、生态保护重点,因此,在淖毛湖矿区总规编制中,产业发展结合城镇、生态保护规划,专门设立技改资金,其中90%用在原有企业环保技术革新中,并对新上项目提高一级准入门槛。

“在规划讨论中,由于各单位、各部门所掌握的行政资源不同,要求和意见也不同,这就要求综合各方意见,尊重科学。”管白栎认为,科学跨越,首先要跨过别人走的“弯路”,综合规划群的讨论编制就是把“弯路”修直的过程。

从资源优势到发展优势

“没有‘疆电外送’,就没有神华国能在哈密的继续发展。”神华国能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凤晓明介绍,按照国家将哈密建成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的要求,神华国能哈密二期电厂4×66万千瓦机组正在加紧建设。仅靠哈密无法消耗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所产生的电量,若没有新疆与西北750千伏电网联网,没有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我们真的不敢建这么大规模的电厂。

“大南湖煤炭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靠的是规划。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煤炭就地转化为效益,如没有规划,资源还变成了负担。”樊庆魁说。

2012年,全疆火电厂平均年利用4800小时,而神华国能依托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第一通道,建成投运的2×30万千瓦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达6000多小时。“这可都是规划带给企业的实际效益,目前,‘疆电外送’一年可获利15亿元,等到二期电厂建成投运,我公司每年利税达到7亿多元。”凤晓明说,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技改资金,这几年企业按照环保规划的要求,逐步实施技改,实现粉煤灰制建材、废水循环利用等,废气脱硫率93%以上。

“哈密的烟墩、十三间房等风区,风害十分严重,伴随着哈密对风电发展的规划,哈密境内几大风区相继开建风电场,光伏电站也随之发展,逐渐形成了煤电、风电、光电一体的能源综合基地。”樊庆魁介绍,如没有对能源打捆外送的通盘规划,风电、光电制造企业就不会落地,这一批装备制造企业落地,使哈密地区工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装备制造业统一布局,不求多,只求精,根据发展规模选择企业,较好地规避了国内目前出现的风电光电产能过剩问题。

“哈密地区综合规划群,正在让哈密综合、全面、可持续发展,也让我们从规划中寻找到了跨越式发展的清晰定位。”管白栎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