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作为2013中国新疆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疆旅游发展论坛”在克拉玛依市会展中心召开。
会上,来自中国旅研院、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相关高校及企业的与会专家学者们,就“未来旅游该如何发展?悠闲旅游城市该如何打造?克拉玛依的旅游商品该如何研发?”等话题进行了高峰对话。
观点一:
推广国民休闲游样板
“克拉玛依可以为将来打造称为国民休闲旅游样板城市推广经验。”对我市定位于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的定位,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颇有认同之感。
戴斌说,过去我们一谈旅游,首先强调差异性,恨不得你是白的,我是黑的,你是现代的,我是古老的。其实现代旅游应该改变观念,不应该再强调差异,而该考虑的是相似度。
“旅游很像走亲戚,穷亲戚拿最好的招待我们,我们却仍不愿意去,因为生活差异太大。”戴斌说,“现如今的城市旅游也是如此。”
“现代旅游不再是只发展景区,未来的旅客很快会从为景区付费转向为高品质旅游生活付费。而克拉玛依的规划就是不刻意打造景区,而是将整个城市发展称为一个大的景区。克拉玛依已经总结了很多经验,完全可以为全国贡献样本经验。”他说。
戴斌表示,目前的克拉玛依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一个国际化城市的管理理念。
观点二:
旅游商品研发应有纲可循
针对新疆旅游商品的研发和推广,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义乌市创意园主任季慎峰建议说,首先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同时制定统一的研发纲领。纲领要对少数民族的色彩、服饰、喜好、工艺品、习惯等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归纳,再将纲领推广到做旅游商品开发的企业中去指导执行。
“现在全国的旅游商品研发都比较欠缺,很少有政府和企业深入分析游客到底需要怎样的旅游商品,多数是东拼西凑,甚至到义乌批发一堆小商品销售。非常混乱。”季慎峰表示,“有了统一的旅游商品推广纲领,今后各企业在研发时,就会有一个原则性的统一标准,这样开发出来的东西就比较规范,最终形成特色。”
同时,季慎峰建议我市设立旅游商品专项研发经费,保证企业在前期运行过程中的研发力量。
“旅游商品博览会的形式很好,希望今后坚持进行,将其建立成常态进行推广,可以建立专题馆,通过这样的互动,加强行业内的交流和研究,促进进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设计。”他说。
观点三:
发展汽车旅游相关产业
针对目前国民热衷的自驾游,首旅集团研究院研究员王群对我市正在打造的“新疆自驾游大本营”表示赞同。
在他的眼中,目前,制约国内自驾游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群龙无首”,非常混乱。
而这一点急需改变。
“现在,自驾游的发起主体主要是各种汽车俱乐部、汽车4S店,以及各大媒体等,没有正规统一的组织者,更没有监管者。”王群说,“克拉玛依可以依托体制和资源的优势。发展汽车自驾游产业。”
王群进一步说,克拉玛依可以发展汽车旅游相关产业,包括设立各种汽车品牌赛事、自驾车活动,让自驾车的发烧友们来到这里享受艰苦,刺激和极速。同时带动汽车配件销售、户外用品销售等系列行业的发展,将汽车运动做大。
观点四:
旅游商品可走高端路线
“现代旅游商品研发,不应该将旅游商品局限在区区几个旅游纪念品上。”对未来旅游商品的发展,王群也发表了看法。
他说:“旅游商品也不应是低价、质量差的代名词。在很多旅游发达国家,高品质的奢侈品也被列入旅游商品范畴中。大到沙漠车、帐篷,小到钓鱼钩,都算是旅游商品。这种走高端旅游产品路线的思路,很值得国内政府和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