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新疆其亚硅业有限公司首期年产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联动试车,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打造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形成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添加新动力。
准东开发区是新疆唯一产值超千亿元园区。正是看到准东开发区产业基础潜力雄厚,已形成煤基、铝基、硅基三大新材料产业,其亚集团有限公司大举进军光伏上游多晶硅领域。
从传统产业升级到高精尖产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占据新疆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84家自治区级以上园区正向高端绿色创新转型。这些园区如何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获得新发展动力,成为拉动新疆工业增长的引擎?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聚“链”成群 驱动产业聚变
时至年底,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工作人员在为项目投产工作做最后准备。
“项目投产后,将解决公司铝基新材料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能和质量瓶颈问题。”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实现新疆众和铝基新材料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生产装备、产能、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为乌鲁木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甘泉堡经开区依托隆炬新材料、中部合盛硅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碳基、硅基、铝基、生物基等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链、提升工业经济运行效能的重要载体。新疆各工业园区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条件和产业实际,加强园区产业布局系统谋划,坚持错位竞争、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将园区打造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包括甘泉堡经开区在内的7家园区,已初步形成23条产业链。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甘泉堡经开区围绕芳烃、煤制烯烃等形成石油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能源、汽车、农牧、纺织等形成专用设备产业链,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民族药、特色药、医药流通等领域形成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新疆软件园、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软件和信息、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产业链形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轧花—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全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位居全疆首位,成为阿克苏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准东开发区全力打造千亿级硅基铝基新材料产业、千亿级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同时高起点谋划布局新能源产业,准东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正在加快推进。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准东开发区全力推动煤炭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煤电产业向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现代煤化工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铝基硅新材料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成链化方向发展。
……
“我们提出把企业‘装’进园区,把园区‘配’到产业链上,把产业链拉开形成链条,链条一合形成集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表示,新疆正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园区产业发展集聚水平,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
如今,全疆84家自治区级以上园区中,建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园区21个,包括超千亿元园区1个。84家自治区级以上园区去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几乎是新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攀“高”逐“新” 锻造新质生产力
时下,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该公司投资经营部副部长李阳说:“今年规划设计3万吨高性能钛及钛合金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形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钛及钛合金生产能力。”
新疆湘晟已具备年产2万吨钛及钛合金生产能力,形成钛矿、采选、富钛料、海绵钛及钛材料生产加工全产业链。这是全球第一个全钛产业链,支撑哈密向建设全球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往“高”攀登,向“新”求变,新疆各园区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高技术制造业稳健发展,拓展新疆工业增长空间。
11月19日,我国首条一次成型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生产线在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投产,有效填补国内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的空白。
可折叠显示屏是新型显示高端化、柔性化趋势的重要产业化成果。一直以来,由于生产工艺上“卡脖子”难题,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价格居高不下。建设这条生产线的新疆腾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东旭集团执行副总裁赵志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自主研发,掌握的超薄玻璃一次拉制成型技术可直接生产比肩进口的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原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各工业园区持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使之发挥出高质量发展中流砥柱的作用。
“随着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说,乌鲁木齐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已列入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疆各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疆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创建自治区产业创新研究院14家,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4个,认定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9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5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900家。
汇集要素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园区是“强工业”重要载体,抓工业首先要抓园区。近年来,新疆持续在增强承载能力上下功夫,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内动力、集聚力、承载力。
今年1—10月,全疆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7.65亿元,园区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9.22亿元;入驻企业3.71万家,其中,规上企业2029家,带动就业69.74万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14个。
自治区工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赵曦峰表示,各园区依托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推动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目前,新疆各园区围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有色金属等产业,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其中国家级9个;围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风电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油气生产加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产业,创建自治区级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个,其中国家级2个。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新疆各园区创新体制机制,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准东开发区以聚焦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为目的,面向全国招商引才、招才引智,吸引更多人才来准东创业,进而形成“聚焦发展引育人才、集聚人才推动发展”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今年引进百名硕博人才。同时,建立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15家研学单位,进一步为开发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只有实干才能创未来。在新起点上,园区如何提档升级向“新”生长?12月9日,自治区召开的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指明方向。
当前,新疆园区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的发展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园区管理体制不活等问题,新疆各园区仍需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软”环境提升方面,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以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为主线,助力打造新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自治区财政拟从2024年起逐步加大自治区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突出“扶优扶强”导向,助力园区提档升级。
“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突出重点、培优培强,持续推进‘千百亿园区’梯次建设。”赵曦峰说,将持续提升园区管理效能,逐步实现政府主导、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园区发展新局面。
向新求变,竞逐未来。新疆各工业园区汲取“园”动力,增强内“区”力,在改革创新、规划引领、健全平台支撑、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绿色发展等方面聚焦发力,正不断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奔向前方。
点评经纬:打造工业经济不息“发动机”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实现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产业链的主阵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围绕“八大产业集群”,新疆84家自治区级以上园区,立足各园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条件和产业实际,加强园区产业布局系统谋划,坚持错位竞争、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将园区打造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实践证明,园区是强工业的主战场,抓工业首先要抓园区。同时,也要认清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比如发展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园区管理体制不活等问题。
如何才能进一步激发园区的“发动机”效应?这就要不断提升园区产业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落脚点。
具体来讲,需要在以下6个方面不断发力,补齐园区经济发展的短板。在改革创新上发力,大胆推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干部人事机制;在规划引领上发力,做到差异化发展、相互配套,否则就会“杂乱无章”;在健全平台支撑上发力,借助市场资本和资源,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在招商引资上发力,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在服务企业发展上下实功,树立“店小二”服务意识;在安全绿色发展上发力,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新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驰而不息的长跑,是不舍昼夜的攀登。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只要园区锚定提档升级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就能以园区的“枝繁叶茂”映照新疆工业经济“春色满园”。(马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