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换
新闻
乌鲁木齐高新区:科技赋能舒展“高”“新”两翼逐梦飞
2022
08/01
11:29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始终牢记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突围”,推动经济增长。

升级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实力

近日,在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条铝钢直焊全自动焊接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这条生产线由公司历时五年自主研发,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焊接生产,相比人工焊接及半自动焊接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

这并非个例。十年来,高新区(新市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优势主导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显,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铝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高新区(新市区)加快推进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产业链升级,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新铝业品牌,以铝基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高新区(新市区)以产业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围绕现代服务业这个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3个主导产业,坚定不移走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的产业发展路子。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高新区(新市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绿色智造”,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更绿更美。高新区(新市区)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家,自治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家。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招商引资常年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高新区(新市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市场准入便利化、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结出的“硕果”。

十年来,高新区(新市区)强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推行政务服务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一系列强有力地改革举措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近日高新区(新市区)的“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中,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走进北区工业园,一方面在介绍自身的各类产品服务,一方面深入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这不只是简单的银企对接活动,更是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的贴心举动。”新疆高新乐贝尔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洁说。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主动跟进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揣着“软环境”这张王牌,在创新驱动的加持下,高新区(新市区)对市场主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亲和力和吸纳力。

提升城市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

在城北,有便捷的交通,立体化的空港,川流不息的各大商圈和更多正拔地而起的中央商务区。

十年来,高新区(新市区)把握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规律,进一步优化老城区、临空产业区、城北新城和美丽乡村的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以铁路局、钻石城、鲤鱼山、长春路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高新区(新市区)始终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家门口有便民蔬菜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对点服务让居民有了“家庭医生”、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道路越来越通畅、公交车开进村开进工业园区……居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信中建材市场,一排徽派建筑格外引人注意,这是开在建材市场里的茶市场。

闽驰茶业店主林巧铭说,来到新的茶市场,每月营业额超十万元,店里还雇了两名员工,一家店,三个家庭就业。

高新区(新市区)石油新村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便民利民,在阿勒泰路信中市场试点开展便民经济创业社区建设。街道办事处积极协调位于阿勒泰路社区的信中市场,主动对接原长春路茶叶市场的商户,在信中市场开辟专业的创业社区茶叶示范区。

在首府深入实施创业社区建设三年行动中,高新区(新市区)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的创业服务体系,使群众“有业可创”“有业可就”,有劳动能力的人全就业。

宜居使宜业更充实,宜业使宜居更现实。高新区(新市区)坚持共享发展,从多方面聚焦民生关切,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智力引擎”更加强劲

招才引智的政策是基本保障。在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尹海龙一身白大褂,与同事们讨论着研究成果。这位有着浓重湖北口音的药业博士,在新疆工作生活7年了。

“祖卡姆颗粒这款药的确切疗效,一下子点燃了我的兴趣。”2015年毕业的尹海龙,放弃沿海“大厂”邀约,来到新疆,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头扎进了维吾尔医药研究中。

吸引尹海龙的是研究项目,留下他和家人的是各类人才政策。尹海龙先后入选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自治区天山英才人才计划和青年博士计划,申报成为乌鲁木齐市“尹海龙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带领科研团队入选自治区2020年天山创新团队。

高新区(新市区)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培育集聚人才的创新政策。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为人才在就业创业时提供最优厚、最宽松、最亲切的政策环境,努力成为高端人才流入的“洼地”,让“智力引擎”更加强劲,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这里竞相迸发。

产业兴旺 描绘乡村新图景

在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的乌鲁木齐市聚鑫鹏飞畜牧养殖合作社,近3000平方米圈舍内的一百多只鸵鸟吸引了不少市民观赏。

合作社负责人毛秀花说,鸵鸟生长周期比较短,一只鸵鸟一年的利润能达到5000多元。鸵鸟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加工成食品,皮可以做高档皮具。

毛秀花说,“这样可以带领其他农户一起养殖鸵鸟,共同增收。”她正计划引进孵化设备,扩大养殖规模。

特色种植、养殖有声有色,高新区(新市区)也不断加大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力度,开展绿色化、个性化、特色化生产,建设一批品位精致、特色鲜明的农牧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在安宁渠镇北大路村一队的塞外水乡有机农场,刚刚成熟的有机西红柿正迎接着采摘游客。

塞外水乡2011年建成。农场经理张翠丽介绍,在除草除虫方面,农场均采用人工、防虫网、杀虫灯等物理方式以及矿物、微生物、植物源有机农药杀虫灭菌,拒绝化学药剂。

一业兴,百业旺。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不仅带动农民致富,为农村的各项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给广大村民带来安居的理由,为乡村振兴提供极佳的选择方案,从而丰富农村经济发展内涵,衍生乡村居民和谐的生活场景。

经济大区成产城融合新样本

顺着北京路一路向北,城市中心的感觉并未减少。尤其是城北主干道以北,以往被人们称作“只有需要用地的企业才会去的工业园区”,目前商住小区、医院学校、商业配套等各类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多个项目全面建设,这里已经发展为产城融合的新样本。

高新区(新市区)围绕产城融合,宜业宜居,在做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的同时,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和壮大绿色产业。

十年来,高新区(新市区)不断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使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人流、物流、商流高度汇聚,使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与市民生活需求和活动规律相适应,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发达、人民幸福的宜居宜业双优城区正在展现。(高新区区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