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孝成、吴卓胜、李隆、丁晓丹):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发展机遇,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各族群众用创新、绿色、共享等发展理念培植产业,促进开放。5年来全疆经济总量增长40%,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互助,生活更加美好。
新疆和田市吉亚乡有一个叫团结新村的村庄,维吾尔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群众居住在这里。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子里,大家相互尊重、关爱,形成既是邻居又如兄弟般的和睦关系。
范晓坤和艾尔肯·吐孙托乎提是团结新村的村民,从2014年搬到村子里开始,俩人慢慢从邻居变成了兄弟。由于范晓坤身患疾病行动不便,艾尔肯不仅在生活上主动关心照顾他,还帮范晓坤去巴扎(指市场)上买回来8只羊,替他放养。现在,羊群已经发展到了50多只,这让范晓坤每年都有二、三万元的稳定收入。范晓坤:“我瘫痪了,真是喊一声他就过来,他们做了拉条子就送来给我吃。”艾尔肯:“我每天都去跟他见个面,打个招呼,看望一下。加上我们这个老范哥哥,他一个人,没人照顾,所以呢,我们在一块共同生产生活,就像一家人一样。”
像范晓坤和艾尔肯·吐孙托乎提兄弟俩团结互助的故事在新疆还有很多。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来自广东省的医疗人才团队通过“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医生。医院妇科医生阿斯木古丽·克里木说:“很荣幸当向教授的徒弟,国内外新的技能,还有新的治疗方案,都给我们亲手传授,我已经学会了。”
阿斯木古丽·克里木所说的向教授是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援疆医生向东方。今年来到新疆喀什工作的向东方目前是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妇科主任。她擅长中西医结合,不仅服务当地各族患者,还与当地医生结成师徒,手把手地教会徒弟各种医学知识。向东方说,她感觉援疆收获的是一份亲情:“只要是真情对待,她都能感受到,所以我非常乐意通过医疗这个方面,使我们这么好地团结在一起。”
据了解,目前新疆已有上百万名干部职工与上百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互相帮助。2018年,新疆干部职工为各族有困难的群众办理了数百万件涉及就医、就学、就业、发展生产等方面的实事好事。
团结发展让新疆各族人民得到稳定的红利,共同走上致富之路。数据显示,2018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0多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万元,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同比增长7.6%。
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新疆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当地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成长潜力的区域之一。位于该开发区内的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纯铝、电子铝箔等产品,全面替代进口,产品覆盖亚洲,远销欧美15个国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边明勇介绍:“我们从民用产品的应用到深层次的开发都实现了技术突破,我们的产品应用在电子新材料领域,包括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
产业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五年来,新疆积极构建口岸经济带,建设北、中、南三大国际通道。目前,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开行的西行班列已覆盖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专家周斌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同推动了新疆经济高质量地发展:“我们的产业结构从低端迈向中高端,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地提高发展质量,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真正实现新疆经济的‘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9200亿元增长到12000多亿元,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