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报讯 8月份,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伊拉湖循环经济产业园里,投资28.62亿元建设的洁净能源多联产一期工程热解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实现煤炭资源的分质分级清洁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新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示范项目。
新疆煤炭转型升级多元发展
从开山挖矿到发展绿色煤炭,煤炭行业的发展理念已发生变化,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资源开发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
煤炭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地区、哈土—巴里坤地区、西天山地区和塔里木北缘地区,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煤炭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煤居多。
近年来,新疆积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准东、哈密、伊犁等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煤炭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新疆煤炭产量6800万吨,同比增加12.27万吨,增幅0.18%。
增长的同时,新疆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脚步持续跟进。为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自治区计划今年关闭退出113处煤矿,其中将引导退出煤矿8个、减少产能250万吨/年,淘汰退出小煤矿105个、减少产能910万吨/年。截至目前,自治区已关闭退出煤矿94处、减少产能810万吨/年。
经济结构转型以来,自治区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已退出产能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长期停产半停产、高成本、安全保障程度低的煤矿,通过“去产能”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生产力水平。经过近年来的煤矿资源整合及矿井升级改造,新疆煤矿数量已由“十二五”期间的350余处减少到2016年年底的270处。
通过深入持续开展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自治区煤矿违法违规建设、超能力生产得到有效遏制,煤炭行业建设生产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不断深入推进,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步回升,煤炭价格稳步回升,煤炭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整体好转。
煤炭产业从过去粗放发展、遍地开花的低级产业,向规范运行、注重环保和技术的产业链高端发展。今年,新疆煤炭行业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向西开放桥头堡和能源陆路大通道,将结合哈密—郑州和准东—华东等疆电外送通道建设,以及准东、伊犁煤炭深加工建设,有序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先进矿井,扩大露采比重,提高安全产能,增加先进产能,保障供给安全。
绿色矿山、绿色采煤、洁净生产,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煤炭行业新的发展目标。去年,在自治区大型现代化矿井3个标准指导下,昌吉州制定了《绿色矿山(煤矿)建设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哈密市《露天矿绿色开采指南》开始编制,天池能源南露天矿已经完成绿色矿山自评工作。此外,新疆煤炭行业还将积极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进一步巩固阜康煤层气开发利用成果,扩大库拜煤层气项目、准南煤田乌鲁木齐矿区煤层气资源勘探项目等成果,提高煤层气产量,鼓励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率 清风送绿入千家
8月份,记者在前往塔城市的途中,经过位于托里县的玛依塔斯风电场,看到那里风机林立、风叶齐旋的景象蔚为壮观,这种景象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自从进行工业化开发后,以前让人颇为苦恼的大风变成了产生绿色清洁能源的富矿。
前不久,自治区发改委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一系列扩大新能源消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新疆弃风现象凸显的问题已经显著改善。
今年上半年,新疆弃风率为32.1%,下降11.8个百分点,这说明,新疆风力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有所扩大。
同时,截至今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该县老风口玛依塔斯和阿拉山口禾角克两大风区的丰富资源,国电、中电投等一批大型风电项目落户托里;哈密是国家确定的全国7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风能储量高达9617万千瓦,近年来,当地围绕“疆电外送”大力实施新能源战略。目前,哈密风电已建成并网规模达900万千瓦以上;在风能资源同样丰富的托克逊县,小草湖风电场也高高矗立着一台台风力发电机,大唐集团在此建设的首个电源项目于2011年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19.8万千瓦。
从阿尔泰山脚下到塔里木河两岸,千叶齐旋的壮观景象不时就能看到,这已成为广袤新疆的一道别致风景,风力资源变成电能,服务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全疆大力推进新能源消纳,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用上了从戈壁荒原“吹”来的清洁能源。
塔城地区额敏县的城南嘉园小区因为远离城市供热主管网,如果采用传统的供热方式,只能在小区内建一个单独的燃煤锅炉。2016年,一个风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在该小区启动建设,采用水蓄热电锅炉供暖方式,当年10月份即具备了供热条件,采用电加热的锅炉既干净又环保,原来燃煤锅炉烟熏火燎的场景成为历史。
乌鲁木齐市今年计划完成3万台燃煤小锅炉拆改工作,这将使全市冬季燃煤耗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将分别减少18.3万吨、0.29万吨和0.73万吨,2018年,全市所有的燃煤小锅炉将全部拆完,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
我区正在风电消纳方面尝试更多的途径,如逐步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柴”“以电代气”“以电代油”等计划,推动城市公交、公用事业单位及民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试点,推进农村新居、果蔬热烘干房、大棚蔬菜电采暖替代燃煤等,洁净绿色的“清风”将吹拂更多地方。
从夏到冬 合理优化旅游资源
“古尔邦节假期时,我和朋友一起自驾游去了伊犁,回来的时候选择走独库公路,沿线看到很多美景。”9月27日,刚工作两年的苏悦趁着假期与朋友相约出游,让她兴奋不已,已经着手计划下一次的出发了。
如今在新疆,每逢节假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坐车出去转转,新疆各大景区挤满了来自疆内外的游客,各项旅游数据屡创新高。新的旅游方式和深度旅游的推出,让新疆旅游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三产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为此,新疆旅游部门加强监管,旅游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旅游新业态更加丰富,自驾游、乡村游、特种旅游、健康养生游、房车游等成为人们的新选择,其中自驾游成为当今主流,很多景区70%以上是自驾游客。
曾经,新疆的冬季还是旅游市场的“冰封季节”,去年,借着“十三冬”的契机,新疆彻底打开了“全区域全季节”旅游的大门,向全国展示了新疆冬季旅游的丰厚资源,让新疆的冬季旅游走向更深远的领域。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疆冬季旅游人数从最初的90余万人次跃升到2016年的2000多万人次,冬季旅游人数占到全年游客量的三分之一,以冰雪旅游为主的冬季旅游已成为新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至2017年冬春游期间,新疆各地设计推出了160个冬春旅游主题活动,有效增加冬春旅游产品供给,扩大冬春旅游市场规模,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全区域全季节全要素”的新概念让新疆冬季旅游迈入新的发展时代。
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成就了新疆的旅游资源,随着各类服务、软硬件设备的增加,前往新疆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也在逐年递增。2012年,新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60万人次,旅游收入576亿元。2015年,新疆旅游总消费突破千亿大关。去年,新疆旅游实现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1400亿元,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增速最快的省区。
近五年来,新疆旅游业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在“十三五”期间,新疆将打造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景区。在推进克拉玛依魔鬼城、奇台江布拉克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天山天池、喀纳斯、那拉提等11个国家5A级景区的品质。
除了打造旅游景点景区,新疆旅游业正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致富。到2020年,新疆将实现乡村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消费突破700亿元的目标,培育旅游扶贫示范县(区)20个,支持全疆建档立卡的600个适宜发展旅游的贫困村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带动区域内3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结合扶贫找到资源开发新模式
6月29日,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中核汇能伊犁735厂区,随着10千伏开闭站双侧断路器开关状态显示器由绿色变为红色,中核汇能伊犁735厂5MWP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新疆第一个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类似的光伏项目在阿克苏、哈密、阿图什、吐鲁番等地都有,正在建设和已经建成的光伏项目为新疆的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贡献着力量。
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小时至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至80%,居全国第二位,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成为关键。
而我区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已有20年历史,受多重因素影响,自2015年下半年起全疆弃风、弃光现象日益凸显。去年年底,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加快推进电气化新疆工作方案》。该方案出台后,今年上半年,全疆弃风电量72.5亿千瓦时,弃风率32.1%,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全疆弃光电量16.5亿千瓦时,弃光率25.7%,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据了解,全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容量位居全国前列。自治区光伏发电的电量消纳得到有效使用。
在积极推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近几年“光伏+扶贫”也让新疆的太阳能资源开发多了一种新模式,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其好处。
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村民达乌兰说:“靠着太阳都可以吃饭、赚钱是件好事,别的不说,我现在不用缴电费了,这就节省了不少钱。”2015年5月,新疆首座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建成,当地农民家中屋顶上的小型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发出的电,不仅可以满足其自用,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免费并入国家电网,实现“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目标。
2016年4月,全疆首例采用太阳能发电的农业设施大棚落户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同年9月,克州阿图什市光伏牧业精准扶贫项目,在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琼哈拉峻村正式开建,这也是全国首个光伏牧业精准扶贫项目。
为积极响应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开发新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服务“三农”,很多企业在南疆地区建设光伏畜牧业、光伏羊圈、生态光伏等一系列一体化生产体系项目,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的正确使用方式
你是否爬过雪山?走过草原?穿过戈壁?越过沙漠?你是否在湖水中畅游?在森林中漫步?你是否见证过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如果你说这些都经历过,那你一定是到过新疆。
新疆,是一个拥有黑色煤炭和石油、白色棉花、绿色草原和森林、金黄沙丘以及湛蓝天空和湖泊的大美之地、天赐福地。对于新疆而言,促进资源使用方式的加快转变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让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发挥和长效可持续发展。
无数事例证明,经济发展对资源以及环境的依赖程度正逐年增强,只考虑经济的增长而不顾及其对资源的耗竭、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这样的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这不是一个悖论,找到一条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好地“开源节流”,做好新能源、可再生资源以及资源的转型升级,是科学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加快发展资源转型产业,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改变了曾经粗放的经营方式,向“绿色”煤炭靠拢;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借助资源优势在新疆落地,形成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集群,大型风电机组和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一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快速建设,初步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了新疆未来的发展目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新疆。
(记者郑卓 王兴瑞 热依达 实习记者宋雅文报道)